研究人員爭辯說,最近的研究發現抗抑鬱藥在大約 15% 的人中優於安慰劑,這並不能說明研究揭盲的原因,而且只包括極短期的數據。
彼得·西蒙斯-2022 年 8 月 29 日
在最近的一篇BMJ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對於大約 15% 的人來說,抗抑鬱藥可能比安慰劑更好。雖然這意味著 85% 的藥物服用者會受到藥物的有害影響(通常包括體重增加、性功能障礙和情緒麻木)和藥物的戒斷作用而沒有益處,但它仍然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積極的發現。至少有一些人似乎對這些藥物有益。
但根據其他研究人員的說法,即使是這個結論也過於樂觀。在BMJ 中也出現的兩個“快速反應”中,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積極的發現可能是由於研究中的揭盲。
退休醫生約翰沃倫簡潔地說:“積極治療後[抑鬱症狀]的小幅下降與使用活性安慰劑的效果一致,積極治療的副作用增加了對療效的信念。”
研究人員還警告說,這些數據來自短期研究,通常長達六週,而且根本不存在長期隨機對照試驗。因此,從長遠來看,這些藥物對任何人是否安全或有效還不清楚。
根據 Warren 的說法,“最常見的試驗持續時間為 6 週,而我們沒有超過 12 週的數據,這是一個主要問題。這些藥物經常使用多年,這與其他長期治療領域的國際要求不一致。缺乏長期療效證據很重要,缺乏長期安全性數據更是如此。”
在另一個快速反應中,研究人員 Mark Horowitz、Florian Naudet、Janus Jakobsen、Martin Plöderl 和 Joanna Moncrieff 一致認為,研究揭盲可能是從藥物中受益的人數稍大的群體的原因。
他們寫道:“因副作用而失明……可能會放大藥物組的這種影響。”
他們補充說,原始論文中使用的事後統計分析可能不合適。他們寫道,這種類型的分析應該被認為是探索性的,不能與進行良好的試驗中預先設定的結果相提並論。它也沒有提供任何關於如何識別假定的 15% 受益人的信息,因為它取決於每個患者在該組中的概率較高或較低,而不是識別該組中的特定人。
“目前尚不清楚關注無法定義的患者亞群中基線分數的變化是否能提供信息。由於這些是理論分佈,每個參與者都有屬於每個分佈的概率,因此該技術不會識別出一組表現出“大”反應或從抗抑鬱藥中獲益更多的人,”他們寫道。
他們指出,這項研究中爭議較小的結果是,研究人員平均發現抗抑鬱藥和安慰劑之間存在 1.75 分的差異(在 52 分制上)——這是一個臨床上微不足道的結果,患者和他們的臨床醫生都無法檢測到.
最初的研究僅包括臨床試驗,這些試驗親自挑選參與者,尋找沒有其他條件且沒有自殺傾向的人。這使得他們與現實生活中最常接受藥物治療的人大不相同。
今年的其他研究人員發現,現實生活中對治療的反應很低。在一項研究中,超過 1000 名抑鬱症患者接受了抗抑鬱藥物治療——超過一半的人服用多種藥物——以及治療和住院治療,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對治療有反應。
在另一篇論文中,同樣的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患有更嚴重抑鬱症的人、有合併焦慮症的人和有自殺傾向的人從藥物中受益的可能性最小。
其他研究人員一再發現,從長遠來看,服用抗抑鬱藥的人最終感覺比不服用的人更糟——即使在控制了基線嚴重程度和其他因素之後。研究人員認為,使用抗抑鬱藥會導致更慢性、反復發作的抑鬱症,而那些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康復的人往往會恢復正常功能。
****
沃倫,JB(2022)。回复:在提交給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中對重度抑鬱症急性單藥治療的反應:個體參與者數據分析。 英國醫學雜誌,378, e067606。https://doi.org/10.1136/bmj-2021-067606(全文)
Horowitz, MA, Naudet, F., Jakobsen, F., Plöderl, M. 和 Moncrieff, J. (2022)。尋找意義的數據建模。英國醫學雜誌,378, e067606。https://doi.org/10.1136/bmj-2021-067606(全文)
來源:
https://www.madinamerica.com/2022/08/antidepressants-placebo-caution/